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,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,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,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进入雨水节气,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,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,一幅早春的景象。
雨水节气的时间段:
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。时至雨水节气,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,这时的北半球,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,气温回升较快,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,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,形成降雨。雨水时节,天气变化不定,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,忽冷忽热,乍暖还寒。
雨水节气的特点:
1、自然物候
春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润,雨水节气前后,草木萌动。“甘雨时降,万物以嘉。”春天的雨水,润物无声,让枯木得以逢春,让种子得以萌发。中国雨水节气的南北自然物候差异较大,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,而南方大多数地方则已经是一幅早春的景象。
2、雨水三候
雨水有三候,一候水獭祭鱼,二候鸿雁来,三候草木萌动。说的是雨水节气来临,水面冰块融化,水獭开始捕鱼了。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,像是祭祀一般,所以有了“獭祭鱼”之说。雨水五日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。再过五日,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从此,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3、二十四番花信风
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雨水花信为:一候菜花、二候杏花、三候李花。花开准时为三候报信。菜花也就是油菜花,在中国种植非常广泛,每年从1月到8月,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,油菜花从南到北次第盛开,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壮丽景象。
雨水节气的风俗:
1、回娘家:
在有的地方雨水节气有回娘家的民俗,主要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天带着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,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,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,这称为“接寿”,意思是祝父母长命百岁。另外一个就是“罐罐肉”,这也是一种寓意,代表了对父母的感谢,感谢他们养育成人的辛苦。
2、接寿:
雨水节气有的地方会有接寿的民俗,主要行为就是指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礼,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,这称为“接寿”,这一行为也是有很深刻的意义,主要是用来代表子女希望父母长命百岁。
3、拉保保:
这个雨水节气民俗主要在四川那边,保保是四川川方言,意为为了保佑小孩儿长大,找命好的人做干爹干妈。所以单叫干爹(保爷、保爹)、干妈(保娘,需未婚者),也叫保保,在过去可能这样的行为会更多,现在也有这种行为,但是比以前大大减少。雨水的含义是什么意思
4、占稻色:
雨水节气是会有这个习俗的,主要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,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。“成色”的好坏,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,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,则是收成越好,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,则意味着收成不好,米价将贵。当然这种习俗主要出现在农村,城市中很少会保留这样的民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