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养生小知识:大暑时节解锁养生智慧:必备小贴士大放送!

2024年7月22日为大暑。大暑,作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气温高、湿度大,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不小的挑战。因此,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尤为重要。以下从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、防暑降温、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,为您详细解析大暑时节的养生智慧。

大暑养生小知识:大暑时节解锁养生智慧:必备小贴士大放送!插图

大暑养生小知识

一、合理饮食,清补兼顾

1. 清淡饮食,多吃蔬果

大暑时节,人体易上火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。蔬菜如冬瓜、黄瓜、苦瓜等富含水分,能清热解暑;水果如西瓜、桃子、荔枝等不仅解渴,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
2. 多吃粗粮和清淡蛋白质

粗粮如糙米、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。同时,适量摄入清淡的蛋白质食物,如鱼、豆腐、鸡肉等,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,增强体质。

3. 注意饮水,补充电解质

高温天气下,人体容易出汗,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。因此,要增加饮水量,尤其是温水或凉开水。此外,适量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料,如淡盐水、绿豆汤等,有助于维持体内水盐平衡。

4. 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

油腻和辛辣食物易导致上火和消化不良,大暑时节应尽量避免。同时,减少酒精和含糖饮料的摄入,以免加重身体负担。

二、适度运动,强身健体

1.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

大暑时节,气温高、紫外线强,应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户外运动。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,此时气温相对较低,运动更为适宜。

2. 选择轻松的运动方式

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,但大暑时节应避免剧烈运动。可以选择散步、瑜伽、太极等轻松的运动方式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放松心情。

3. 注意运动后的补水

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以恢复体力。但要注意不要立即饮用冷饮,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。

三、防暑降温,预防中暑

1.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

尽量减少在户外高温环境中的活动时间,尤其是避免在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的10点到15点外出。如需外出,应做好防晒措施,如佩戴遮阳帽、太阳镜等。

2. 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

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导致空调病。使用空调时,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一般控制在5度以内。

3. 多喝清凉饮料

如绿豆汤、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具有解暑降温的作用,适量饮用有助于预防中暑。

四、心理调适,保持愉悦

1. 学会调节情绪

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、易怒。要学会调节情绪,保持心情愉悦和积极向上的态度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读书、与朋友聚会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提升情绪。

2. 保证充足睡眠

大暑时节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容易感到疲劳。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。建议每晚保持7-8小时的睡眠时间,并适当进行午休。

3. 适度娱乐放松

在工作之余,可以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。如观看电影、参加体育运动等,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。

大暑养生小知识:大暑时节解锁养生智慧:必备小贴士大放送!插图1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
1. 注意饮食卫生

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,要注意饮食卫生。食物要煮熟煮透,避免生食;餐具和食物要防苍蝇、蚊虫叮咬;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。

2. 避免热后迅速冷却

运动后或外出归来时,不要立即洗冷水澡或吹冷风。应先擦干汗水,让身体自然降温后再进行其他活动。

3. 关注特殊人群

老人、儿童、体虚气弱者等特殊人群在大暑时节更需注意养生。要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,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露在高温环境中。

综上所述,大暑时节的养生智慧涉及饮食、运动、防暑降温、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。只有全面关注自身健康,才能安然度过这个炎热的季节。

中暑之后怎么进行急救

一搬移

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、阴凉、干爽的地方,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,松开或脱去衣服,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。

二降温

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,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,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,加速散热。有条件也可用降温毯降温。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,当体温降至38℃以下时,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。

三补水

患者仍有意识时,可为其适当补充水分。(若患者有热射病症状,先不要为其补水)。

大暑养生小知识:大暑时节解锁养生智慧:必备小贴士大放送!插图2

四促醒

若呼吸停止,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。

五转送

对于重症中暑病人,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。搬运病人时,应用担架运送,勿让患者步行。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、枕后、胸口、肘窝及大腿根部,积极进行物理降温,以保护大脑、心肺等重要脏器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