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阳光渐强,夏日的脚步悄然而至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——芒种。在这个节气里,气温显著升高,雨水充沛,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。为了顺应自然规律,我们在芒种时节应注重养生,以保持身心健康。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芒种节气的养生注意事项和小知识。
一、芒种节气养生注意事项
避暑防暑:芒种时节,气温逐渐攀升,人们容易感到烦躁、口渴、乏力等不适症状。因此,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,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,如戴帽子、涂抹防晒霜等。同时,要保持室内通风,利用空调、风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,但需注意避免过度贪凉,以免引发感冒或其他疾病。
饮食调养:芒种时节,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和豆类食品,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同时,要多喝水,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此外,还可适量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、利湿健脾功效的食物,如绿豆、冬瓜、黄瓜、西瓜等。
起居有常:芒种时节,应顺应自然规律,晚睡早起,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中午时段可适当进行午休,以缓解疲劳、恢复体力。同时,要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,勤换洗衣物、床单等物品,以避免细菌滋生。
运动适度 :芒种时节,人们容易感到困倦、乏力,因此运动应以适度为主。可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以增强体质、促进新陈代谢。但需注意避免在烈日下或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引发中暑或其他不适。
二、芒种养生小知识
饮茶养生:芒种时节,天气炎热,人们容易出汗,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。此时饮用绿茶有助于清热解暑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但需注意绿茶性味苦寒,不宜过度饮用,以免损伤人体阳气。对于老年人或脾胃虚寒的人,应少喝或不喝绿茶。
午睡养阳:芒种时节,阳气旺盛,人们容易感到疲劳。此时进行适度的午睡有助于补充阳气、缓解疲劳。午睡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,不宜过长。同时,可在上午10点至12点的时间段适当晒太阳,以补充阳气、促进气血运行。
饮食宜清淡:芒种时节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避免过多食用油腻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要适量食用一些具有利湿健脾功效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米、莲子等,以调理脾胃功能、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注意情绪调节:芒种时节,天气炎热、潮湿,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。因此,要注重情绪调节,保持心情愉悦、乐观开朗的心态。可通过听音乐、看书、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、缓解压力。
三、芒种养生六宜三忌
芒种养生六宜:
01饮食养生
气温升高后,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加快,汗液排泄量加大,会加大体内津气耗损。此时,除了多喝水外,还要多吃可祛暑益气、生津止渴的食物,如西红柿、黄瓜、桃子等果蔬;还可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,如扁豆、薏仁、冬瓜、莲子等,切记不宜过食生冷、油腻的食物,以免助湿伤脾。
02情志养生
芒种时风火相偏,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,此时要调适心情,保持心情舒畅,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、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。可以常听悠扬的音乐、钓鱼等缓慢运动,保持心情舒畅。内心清静,防止情绪起伏,是夏季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。
03艾灸养生
芒种正是艾灸的好时节,此时艾灸可使气机宣畅、助阳祛寒、补心健脾、增强机体免疫力,让人安度盛夏,健康一季。芒种节气应灸风门穴、大椎穴、天枢穴、中脘穴、足三里、丰隆和肺俞穴。
04火罐养生
芒种节气养生重在防暑、防湿。火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、疏通经络、祛除淤滞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、拔毒泻热、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、解除疲劳、增强体质的功能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、治愈疾病的目的。
05针灸养生
芒种节气是针灸养生的好时节,主要功效:祛湿解暑、养心健脾、调养精神、提升正气。芒种节气针灸常用穴位有大椎、脾俞、心俞、命门、神阙、关元、足三里、劳宫等穴位。
06推拿点穴
芒种时节湿热之气到处弥漫,易伤肾气、困肠胃,使人易感到食欲不佳、精神困倦,俗称“夏打盹”。通过按摩以下穴位,可解困提神达到消除“夏打盹”的功效:
(1)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,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,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、升举阳气。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,缓缓用力,有酸胀感为宜,持续30秒;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,反复5次。
(2)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,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,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。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,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,持续30秒。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,但不可用力过度,感觉酸胀即可。按摩次数可多可少,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。
(3)风池穴位于项部,枕骨之下,与风府穴(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)相平。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,按摩它除可提神外,还能缓解眼睛疲劳,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,效果更好。保持身体正直,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,头后仰,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,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,反复5次。
芒种养生三忌:
1、忌贪凉
芒种后气温升高加快,为了散发体内热能,此时人体毛孔扩张,出汗增多,若过度贪凉,易导致热伤风的发生。如进入空调房前,最好提前将汗擦干,以免机体忽冷忽热而致病。
2、忌湿气
随着降雨量逐渐增多,湿热之气弥漫,人体易受湿气入侵,产生沉重、困乏、疲惫、口干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3、忌熬夜
夏季气温炎热、湿度增高,人的心脏负荷逐渐加重。这段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,要特别注意养心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