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奔丧是指从外地急忙赶回去处理长辈亲属的丧事。它是汉族丧礼仪式之一,即居他处闻丧归,并服丧。在古代,无论是君王、亲人还是尊长去世,从外地赶往吊唁或料理丧事的行为,都被称为“奔丧”。
奔丧的习俗和仪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,但一般都包括守灵、告别、下葬等环节。在现代,它指的是在得知家中亲人去世的消息后,在外地的人赶回家乡参加葬礼,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悼。
去亲戚家是奔丧还是吊唁?
叫吊唁。因为凡是谁家有丧葬的事,一般被通知到的人都应该前去吊唁,去送点礼钱,并劝其家属节哀,所以说去去世的亲戚家里也叫去吊唁。
正常的情况下,如果家里有亲戚去世了,你去他家里就是叫吊唁,参加追悼会,也就是说你家里的亲戚去世,你去他家里的时候给他磕头上香,回忆你们原来在一起的情景。毕竟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间,去了另一个世界,所以你们去的时候就是一种追悼活动。
1.吊唁:吊唁者是与死者有亲属关系的人,如亲戚、家人。他们有责任来吊丧、安慰丧家,表达对逝者的哀思。
2.奔丧:奔丧则更在于“奔”字,一般指自己的至亲去世了,要从外地赶回家办丧事,这时候才用“奔丧”这个说法。所以与吊丧相反,奔丧的人一定是办事的主人家。
3.吊丧:吊丧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,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与逝者或者逝者家属有关系、交往较好的人前去祭奠逝者,或者慰问家属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