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恬武嬉打一生肖动物是猴子或马。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是指文官安闲自得,武官游荡玩乐。如果要将其与生肖联系起来,可能是猴子和马,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他们都有一些与这种安逸、玩乐相关的象征意义。
文恬武嬉打一生肖动物可以是猴子。这个词用来形容文官武将都只知贪图安逸享受,不关心国事,而猴子在十二生肖中被认为是比较贪玩、不安分的动物,因此与这个词的意义有一定的契合。
文恬武嬉也可以用来形容马,因为马在古代常常被视为战士的伙伴,但在和平年代,它们可能就会变得悠闲自得,这也与文恬武嬉的意思相符。
文恬武嬉是什么意思?
文恬武嬉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拼音为 wén tián wǔ xī 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文官安闲自在,武将游荡玩乐。它用来形容当政者或者官员只知贪图安逸享受,沉溺于吃喝玩乐,而不关心国事,不务正业。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,用来指责官员的不作为或腐败现象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进撰平淮西碑文表》:“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,习熟见闻,以为当然。”
成语典故
平淮西碑,又名韩碑,碑文是出于名家韩愈之手,描写唐宪宗元和十二年(817年)李愬平定淮西(首府为河南汝南县)吴元济之战,碑成,命于蔡州紫极宫磨《吴少诚德政碑》,改刻《平淮西碑》,立在汝南城北门外。碑文约一千八百字,全文仿照《尚书》中诰的写法,古朴雅拙,李商隐《韩碑》:“点窜《尧典》、《舜典》字,涂改清庙生民诗。”林纾《韩文研究法》:“《平淮西碑》,模范全出《尚书》,惟其具绝伟之气力,又泽以极古之文词。”沈德潜称:“《淮西碑》记叛乱,记廷议,记命将,记战功,记赦宥,记论功而总归之于天子之明且断;井井整整,肃肃穆穆,如读江汉常武之诗。西京后第一篇大文字。”
由于碑文大力歌颂裴度功勋,“帝曰汝度功第一”,甚少提到李愬的事迹,李愬的部下石孝忠不满,“作力推去其碑,仅倾移者再三”,又挥锤将碑文砸毁。后唐宪宗下令翰林大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,其一碑二文,天下少有。李商隐在《读韩碑诗》中说:“公之斯文不示后,曷与三五相攀追。”张裕钊赞为“此文自秦后,殆无能为之者……殆欲度越盛汉,与周人并席矣。”
宋代,蔡州(今河南驻马店)知府陈王向命人选石,重刻韩文。苏东坡有诗曰:“淮西功业冠吾唐,吏部文章日月光,千载断碑人脍灸,不知世有段文昌。”明清之际,蔡州石碑因兵燹之灾,不复存在。咸丰年间,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《平淮西碑》,共刻四石,书体集颜、欧、柳、赵四家之大成,因文、书、刻俱佳,称“三绝碑”。
成语“文恬武嬉”即出自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