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一句气象谚语,全句:八月十五云遮日,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,若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阴天乌云遮住了月亮,那么到了正月十五必然会下雪,而正月十五恰好是人们赏灯的日子,因此雪会落在灯上,形成雪打灯的景观。
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好兆头吗?
观点一:正月十五雪打灯是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的吉祥之兆,这预示着来年有好年景,农民有好收成,百姓可以安居乐业。
观点二:雪打灯并非吉兆,而是一种警示。因为它可能导致灯火熄灭、花灯破损、农作物受损等问题。
1.在元宵之夜,民间本应灯火通明,花灯璀璨,呈现喜庆祥和的景象。但雪打花灯会导致花灯破损、灯火熄灭,出现残灯在元宵之夜随风摇曳的凄凉景象。民间认为,如果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不能灯火通明,天帝或天兵会认为民间没有受到烟火惩罚,还会派天兵到民间放火。因此,雪打灯会给本应喜庆祥和的元宵氛围带来不祥之兆,民间也将失去以灯纳祥的祈福依托。
2.雪打灯出现在温度偏暖地区,可能给正处于返青或生育期的农作物带来冷害或冷害,影响农作物安全生长和春耕春播生产。在民间,春雪被视为灾害,因为它可能造成气温骤降,形成农作物冻害冷害现象。因此,民间也有“冬雪是宝,春雪不好”的说法。
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必然事件吗?
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一种天气现象,但并不是必然事件。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,南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;云遮月或雪打灯的气候现象并非在各地都能同时出现,也非每年都会存在云遮月或雪打灯的景象。
旧时民间观点认为,四季轮回,气候变化是存在一定的韵律关系的;韵律关系是指当一种气候现象发生后,在若干天以后还会出现与之对应的气候现象;这个若干天民间公认为30天,60天,或者120天,150天不等;而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相隔正好150天,与八月十五云遮月对应的气候韵律正好是正月十五雪打灯;故此民间广为流传“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打灯”的气候呼应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