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捂秋冻、不生杂病”是一条民间谚语,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,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,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,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。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,一般在37℃左右。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,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。
秋冻是冻哪几个部位?
1、面部
我们只有在佩戴口罩的时候,会将面部遮挡起来,其余时间面部都是漏在外面的。即使在冬天,面部也会漏在外面,顶多就是在骑车的时候,佩戴一个比较厚的口罩。但我们也应提前锻炼我们的面部,提高该部位的御寒能力。
具体秋冻方法:早起后适当用冷水洗脸,让皮肤感受寒冷的温度。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,用双手对面部进行按摩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不过需要提醒大家,在洗完脸之后,最好用爽肤水或者保湿水涂抹脸部,因为冬天是比较干燥的,若是不这么做的话,可能不利于皮肤健康。
2、双手
到了冬天,相信有很多人手上都会长冻疮,时不时的就会出现瘙痒的感觉,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。有些人为了预防冻疮,就会选择天气刚变冷,无时无刻戴着手套。但事实上,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,反而容易使手部一受冻就会长冻疮。
具体秋冻方法:稍微迟一些佩戴手套,可以按照上文提到的温度,选择戴手套的时机。在温度适宜的前提下,如果需要用手接触水的时候,最好选择用冷水。不过需要注意,在用完水之后,最好及时搓揉双手,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。
3、鼻子
—进入冬天之后,流感、感冒等疾病频发,原因很可能是鼻子的受冻能力较弱。可能有些人骑车上班时,鼻涕会不自主的流出来,这其实也是鼻子受冻能力不足的表现。所以建议大家,不妨在入冬之前,就做好鼻子的防冻工作。
具体秋冻方法:用冷水洗鼻子,增强鼻子对于寒冷的适应力,建议大家早晚各洗一次。此外,现在早晚的时候,空气是比较寒凉的,我们不妨去户外,多进行深呼吸,让身体吸入冷空气。这样到了冬天的时候,就不会因为天气的寒冷,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。
上面三个部位是秋冬时节可以冻的部位,但是有4个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,分别是腹部、脚部、颈部和肩部。
上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,下腹部受凉容易诱发女性痛经和月经不调。脚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而且脚部汇聚了全身经脉,俗语说“脚冷则冷全身”,因此脚部的保暖非常重要。颈部受冷向下可引起肺部症状为主的感冒,向上则导致颈部血管收缩,不利于脑部供血。肩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较脆弱,受冷后容易受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