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天象地是古代思想家在著作中的一句常见语。同时,法天象地也是《西游记》中的神通名称,施展此神通会让施法者化身成天地,效仿天地的规模,效仿天,模仿地,跟天一样高大,地一样宽广,是能与天地同高的技能,属于大神通。
《法天象地》书籍
法天象地一书由穆震溢所著。古人认为天地宇宙运行演化之中有一种无形的“道”在支配着万物四时的行进,而从天地之无为中,体会到天地无为而能主宰万物的现象中,创造出了道家思想。所以,法天象地是在哲学思想上的一句深刻总结;古之圣王所以王于天下,无不做到法天象地的境界。天地之行,冥冥中的一个“道”,就是法天象地的根本,所以法天象地者,行其道也。
法天象地和法相天地的区别
实际情况:
法天象地中国神话和道教里都有,而没有法相天地这个东西。只不过洪荒小说比较火爆那几年,一些作者文化水平有限不懂写错了,所以才出现了法相天地这个词语。随着引用该词的人越来越多,逐渐也有一些人开始认同这种说法。
小说中的解释:
1.法天象地:指的是施展此神通后,施法者能够化身成天地,效仿天地的规模,达到与天地同等的高大和宽广。这种技能属于大神通,主要是通过模仿天地来提升自身的能力。
2.法相天地:是一种变大的法术,施法者可以通过法力将自己的身躯变大,模拟天地之力。在施展这种技能后,变大的身体虽然能增加力量和身体的威力,但并不会增强法力本身。因此,相较于法天象地,法相天地的变大能力更多地关乎身躯的变化,而非综合能力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