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难养什么意思 民间为何说小儿难养

“小儿难养”是一个常用的词语,形容教养小孩有困难。意思是养育孩子并非易事,现代社会竞争也非常激烈,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,必须花费许多功夫去培养教育好孩子。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挑战。

小儿难养什么意思 民间为何说小儿难养插图

民间为何说小儿难养

1.沟通能力有限:孩童语言组织能力较弱,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,同时也难以理解成人的指令。这导致大人需要耐心地猜测孩子的想法,增加了照顾和教育的难度。

大人冷暖温饱能自己感觉,自己调整、自己把握度,但幼儿不行,他不会表达、不会控制。

2.没有自控能力:幼儿经常会做出无理行为。比如抢夺他人的物品、无规则地乱丢东西,甚至触碰危险物品等行为。大人需不断引导,才能维持安全。

两三岁的孩子,大人叫他不要抢别的孩子玩具,他就是要去抢。大人叫他自己的玩具也要给别人玩,他就是不干。大人给他说东西要摆放整齐不要乱扔,他就要乱扔。大人说插座有电危险,他就要去摸。他不会控制自己,大人就会去制止或者收拾,一天下来累的够呛。

3.容易生病:由于幼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,很容易患上感冒、发烧等疾病。他们通常难以准确表现不适,使得大人很难及时发现症状,起初轻微的病症经常已经发展为严重了才被察觉。这增加了照顾幼儿疾病的难度。

如果是感冒,大人在有点征兆还没表现出明显症状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也许感冒了,会吃药/看医生/或其他注意事项。但幼儿不行,大人观察到孩子咳嗽、流鼻涕、发烧什么的,可能在这之前一两天已经有轻微的症状了,但没明显表现出来,幼儿自己又不会说,所以有些时候会拖比较严重了大人才会意识到,这时候解决可能就会有点麻烦了。

4.对大人承担的压力:照料和教育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家长或照顾者需要随时关注孩子的需求、确保照顾的细致,同时尊重和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,这对大人的精力会产生很大的压力。

每天孩子调皮捣蛋,大人引导的同时还要注意言语措辞,生怕哪句话不好给孩子留下心理影响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