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原文及译文(文字版)

清静经,全称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,一卷;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,直至东汉年间,葛玄(164—244)笔录而成书;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。以下小编为你收集了清静经原文及译文,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。

原文

1.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夫道者: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;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;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,浊之源,动者,静之基;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2.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;能遣之者: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;三者既悟,唯见於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;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;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;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;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;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;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;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
3.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;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;执著之者,不名道德。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;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;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;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;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;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;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;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;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!

4.仙人葛翁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,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,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,西王母皆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。吾今于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天官;中士修之,南宫列仙;下士得之,在世长年。游行三界,升入金门。

5.左玄真人曰:学道之士,持诵此经者,即得十天善神,拥护其身。然後玉符保神,金液炼形。形神俱妙,与道合真。

6.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经,悟解之者,灾障不干,众圣护门。神升上界,朝拜高真。功满德就,相感帝君。诵持不退,身腾紫云。

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原文及译文(文字版)插图

参考译文

第一部分:

老子说:大道看似无形无相,却能生养、孕育天地;大道看似没有情感,却能运转日月、使之周流不息;

大道本来没有名字,却能生发消长、滋养万物。我不知道祂的名字是什么,勉强称祂为“道”。

这个玄妙万千、包罗万象的大道:既有清净、纯洁,也有混沌、污浊;既有动机,也有静意。

清阳之气上升,阴浊之气下降,因此可见,天空是一片清净,而大地就显得一片混浊;天体的运转属于运动之形,而大地的本体就相对属于静止之物。

就男女而言,男人属阳属动,女人则属阴属静。如果万物清阳之气不能保守,那么万物的本来灵性便容易下降;

万物本来的灵性如果下降,便失去了自性的主宰;万物如果失去了自性的主宰,就容易生起情欲之念,思想与行为便自然而然流于下体之末端;

万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流于下体之末端,便有阴阳之交合,万物如果有了阴阳之交合,便自然而然生长出种种轮回的万物。

清净是混浊的源头,变动是清净的基石。人如果能够常常保持清净之心,那么天地的精华能量就能回到自性本体之中。

第二部分:

人的元神本是纯净无染、虚空无碍的,因受到人心的扰动,便蒙蔽了这原本清净平等的觉知之性;人的心性本来是喜欢清净的,却因受到俗情物欲的牵动而引诱失衡。

因此,一个人如果能遣除这些贪念的欲望,人的心性,就能自然获得清净。澄清心性之后,我们的元神,自然也就能保持清明。

这样一来,六种感官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接触外境所产生的欲望,也就不会生起了。三种(贪婪、嗔怒、愚痴)人性之毒也就会自动消灭。

有些人之所以做不到,就是因为他的心性尚未澄清,欲望还没有被遣除。如果能遣除这些欲望达到清净的话,内观自心,会发现一切本无所住,又怎么会有欲望存在呢?

外观其形状,一切都在生住坏灭之中,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形体;若从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待一切事物,会发现一切生不带来,死不带走,我们都无法真正的拥有它。

综合这三者:心、形、物,便能了悟到一切都是虚幻空无的。再继续内观这个空相,会发现连 “空”也消失没有了,接着连“没有”的思想也消失了。

当一切“空”、“无”的思想都消失殆尽,就来到了一种湛然常寂的状态,最后,就连对这个寂静的执着也放下了,此时欲望又怎会生起呢?

当贪念的欲望完全不生的时候,就来到了真静的功夫,心性达到真静的状态,然后去应用实行一切事物,自然就自在自如了。

能够自在自如的人,就是能够守住真正清净的人,能够长久守住真正清静的人,也就明心见性迈入了真道的境界。一旦迈入了真正的大道,就是修行人所讲的“得道”。

虽然称为“得道”,实际上,真的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。但是为了要度化众生的缘故,所以才取了一个“得道”的名称。

如果你能够真正了悟这一境界,就可以将这个至真至纯的圣贤之道普传天下了。

第三部分:

老子说:最上等智慧的人,因深明大义,所以无争,只有最下等的愚人,才会不察情理,争强好胜;

最上等有道德的人,即使做了善举,也不会说自己有德行,只有下等无德的人,仅仅只是做了一点有德之事,就自认为自己有德。这是因为他并不明白道德的真义。

为什么众生不能步入真正的大道呢?就是因为他常常有一颗虚幻不实的妄心。

因为有了妄心,就会惊扰他的元神,因为惊扰了他的元神,心意外驰,便容易向外执着万物,一旦对万物产生执着,就势必想要得到。

一旦想要的事物或人无法得到,亦或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在需要,就会心生烦恼。

烦恼妄想一旦生出,便会扰动身心,使原本清净的知觉遭受许多污浊与耻辱,致使自己漂流沉沦于生死的苦海,而永远失去真正的大道。

能够有悟性的人,自然就会悟得这恒久不变的大道。总之能够真正领悟大道的人,就是能经常保持身心清净的人!

第四部分(部分):从第四部分开始就没有具体内容了,只是说学了此法门就可入道。

三国时方士葛玄说: (后世道教尊称其为“葛仙公”或“葛仙翁”,又称“太极左仙公”)我殷勤求道,曾经无数遍的诵读《清静经》,才最终得道。这本经书是为苦修天人之行的贤人善士学习使用的,不传给品行平平、学识一般的人的。

我之前是从东华帝君那儿得到的《清静经》(也是不轻传于下士的),东华帝君又是从金阙帝君那儿得到《清静经》的(也是不轻传于下士的),金阙帝君又是从王母娘娘那儿得到的,(也是不轻传于下士的),都是口口相传,没有文字书籍可看的。(古圣人传授经法,都是内藏心腹,秘受经文,流通行化,并不记文字,世人就都不能见到。)

自从我(葛玄)成道以后,我就书写下了此经,(传于下世,普遍流行,是要拔度后学之人)。

第五部分(缺):

第六部分(缺):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