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出花园”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成人仪式,象征着未成年的孩子们像在花园中一样无忧无虑。然而,当孩子虚岁15岁时,他们已经成年,需要被“牵出花园”,让他们意识到独立生活的重要性。
出花园的仪式程序
由于潮汕地区地广人多,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,下面是一般程序。
1、让要出花园的孩子穿新的红色衣服(或系红肚兜)和红色木屐。
2、用放12色花的水给要出花园的人洗脸,吃“猪内脏”寓意“换肠换肚”。
3、跳胶掠,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,陈置在俗称胶掠(晾晒用的竹箕)上。
4、拜神,拜公婆母。公婆母俗称床神,也有的称床婆子,一般安置在眠床(指潮汕地区睡觉的床)顶。是潮汕母亲心目中每个儿女的守护神。在这里主要是感恩公婆母对自己儿女的守护,并告知儿女已经长大成人。
5、中午吃饭前,要出花园的人要吃“12碗头”:即用大碗装着的四碗红丸、一对红鸡蛋,鸡(鸡头要向着“出花园”的人,且“出花园”的人要咬鸡头),肉丸(寓意圆圆满满),“大菜”(吃后变得魁梧高大),鱼(得人扶持),韭菜花(长寿永久),“厚合”(合人惜),竹笋(节节高)。每一样并不要求全部吃完,可以只吃一点点。
6、出花园者还要邀请邻里或自已的好朋友一起吃糖、吃花生米,一边戏耍,当天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生中除了婚嫁,可能是最重要最有仪式感的一天。
潮汕出花园仪式举行时间
大部分地方都是根据自家地域习俗,向算命先生问卜,算命者根据小孩的生辰八字,确定在哪个月份哪一天出花园,这种方式普遍流行。一般在三月份至六月份为多数,七月七以后不再举行出花园仪式,例如潮安、饶平、普宁、潮阳、澄海多是采用这种方法,估计与潮汕人重神敬鬼的心理有关。
另外有结婚时才出花园的,此种情况会简化礼俗环节,仅需要拜别公婆神,便预示成年、成家。出花园在三月份至六月份之间举行为多数,实质上15 岁小孩未满 15 岁(虚岁)便预示成年,与拜公婆用意目的一致。